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播技能」課程介紹
科目名稱 | 傳播技能/Communication Competencies | ||||
開課年級 | 一 | 學分數 | 2 | 每週授課時數 | 2 |
開課別 | 一學年 | ||||
修習別 | 院必修 | ||||
教學目標 | 讓每位傳播學院的學生對傳播學院下所有學系的核心技術能取得基本的認識與簡單操作之能力,根據實際需要整合發揮。 | ||||
授課方式 |
| ||||
成績評定 |
| ||||
教科書與參考書目 | 授課老師從本教學小組建議之書單中挑選教材 |
技能名稱 | 新聞技能簡介 |
技能介紹與描述 | 新聞技能由三個面向組成: (一)掌握構成新聞文本的內容特色 (二)熟悉新聞文本的寫作(製作)格式 (三)運用不同媒介來組構新聞文本
本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構成新聞文本的三種面向及其內容,並能有一些實例賞析及簡單習作。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大致理解新聞媒體及作品的特色、輪廓,並通過對不同媒介新聞作品的賞析、習作,激發學生對新聞的興趣。 |
課程綱要與範疇 | 讓學生了解新聞的重要性、不同媒介新聞文本特色、產製流程及新聞寫作的重點。 |
教學方式與進度規劃 | 一、教學方式
二、進度規劃第一周:1、新聞重要性介紹,2、各式新聞媒體簡介,報紙、電視、廣播、雜誌、網路,3、新聞媒體工作流程介紹,寫作、編輯、後製(依不同媒介調整說明)。 第二周:介紹構成具有新聞性事件的特徵,Impact, Timeliness, Proximity, Conflict, Currency, Novelty, Relativity。 第三周:新聞報導(寫作)格式的簡介:倒三角型,導言,5W+H,專家引言,精準數字。各種構成新聞的內文元素之特色簡介:文字,統計數字,圖像,表格,影音。 第四周:採訪技巧簡介,記者會、現場觀察、人物訪問、資料收集等。簡單新聞寫作實習。 |
技能名稱 | 廣電技能簡介 |
技能介紹與描述 | 廣播電視電影領域之傳播技能學習分為:認知、技術及情意三部分。在認知部分,本領域著重電子媒體的影音特質、功能定位,以及訊息內容與傳播效果。技術部分的教學受限於設備不足及大一為基礎教學,因此以廣播企劃、影視分鏡設計及靜照拍攝為主,透過作品實作,培養用畫面說故事,用聲音表達想法的能力。而在情意部分培養學生識讀電子媒體的能力,學習觀察及分析節目與影片,並開始欣賞非主流的影音內容。 廣播電視電影領域的傳播技能內涵豐富,特別在於「製作」。具備基礎的學生可進入到節目規劃、劇本(腳本)創作、前製作業、拍攝、錄音及後製剪接、配音等過程,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術,體驗分工合作的團隊要求。 |
課程目標 | 本領域目標除了激發影音創作,也帶領學生認識產業及市場,朝向提昇廣播電視電影的藝術性與實用性的願景努力。 |
課程綱要與範疇 | 廣播領域:一、認識廣播當中的聲音三要素──聲音表情、音樂、音效。 二、簡介當前台灣廣播電台與主要節目類型。 三、藉著「聲音表情」呈現,讓每位同學從演練中感受自己聲音之抑揚頓挫的運用狀況。 四、藉著廣播短劇、單元節目、配音聆賞,深化對廣播技能的認識,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電視領域:一、說明製作元素、製作流程及主要節目類型。 二、提供影視實務線上教材與校內外學習管道資訊。 三、簡介重要趨勢:
電影領域:一、認識電影藝術。 二、了解電影美學的概念。 三、學習影音短片創作。 |
教學方式與進度規劃 | 一、本課程含講解、討論;小組創作、觀摩。 二、四週的廣播電視電影技能,前三週分三位老師教授廣播、電視、電影技能,以跑班方式進行,第四週為作品呈現與評分。 三、分組創作為綜合運用廣電影音技能製作出3分鐘以內的作品,作業規定如下(三組通用):
|
技能名稱 | 圖傳技能簡介 |
技能介紹與描述 | 本系很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數位內容產業所需之基本理論與實務操作能力,因此特別強調實作的教學,內容以「大出版」的概念來介紹之,這包含了印刷出版中的編輯、複製與發行,在傳播技能課程介紹則以印刷與出版以及攝影與設計兩類中較為基礎的相關技能常識為主。 (一) 印刷與出版: 平面印刷出版媒體相關技能的介紹。
以上是期望同學能進一步的了解印刷出版相關的基本常識,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平面媒體與印刷相關產品或是商品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二) 攝影與設計: 平面影像拍攝、複製、處理與輸出技術為主的介紹。
以上則是期望同學能認識並熟悉傳統底片相機與數位相機的基礎原理與操作,進一步認識到數位影像的輸入、輸出與影像處理。 |
課程目標 | 期待新聞傳播學院的外系學生對圖傳系之「大出版」的基本觀念有初步的了解,並期待對「圖傳學程」有興趣的同學,能提供更進一步學習的機會。 |
課程綱要與範疇 | 圖傳系主要是提出「大出版」的編輯、複製與發行,透過此課程的介紹對圖傳系有初步的了解與認識,課程則以印刷、出版、攝影與設計四大專業主軸為介紹的主要的範疇 |
教學方式與進度規劃 | 教學採取課堂授課、參觀各專業實驗室與期末評量考試。 第一週:介紹印刷與相關設計的軟硬體並參觀印電子出版實驗室。 第二週:以傳統攝影的介紹與參觀印電子出版實驗室為主。 第三週:以數位攝影為主並參觀攝影暗房、色彩與網版實驗室。 第四週:探討數位出版與考試來評量學習成績。 |
技能名稱 | 公廣技能簡介 |
技能介紹與描述 | 公共關係(public relations)主要是指機構內的溝通協調與形象管理相關的諮詢、策劃、實施和服務的管理職能。在市場行學中,企業機構常常經由公共關係來建立公眾信任度。公共關係是一種特殊的管理功能,幫助建立並維持機構與群眾間的雙向溝通、接納及合作,並參與解決公共問題。管理者應隨時因應外界變化,對於公眾意見的反應,可視為早期預警系統,協助機構回應與管理。 廣告行為意指一個廣告主,在付費的條件下,對一項商品、一個概念、一個服務,所進行的傳播活動,加以說服、改變、或加強消費者的態度或行動,而達到良好的回饋作用,就是廣告(美國市場營銷協會定義)。這裡提到的廣告主通常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機構,所進行的傳播活動是針對一群特定的、但不很明確的大眾。一般廣告有電視、廣播、報紙、雜誌、傳單、海報、招牌、牌坊、電話傳真、電子視訊、電子行銷…等方法。 而如何經由公共關係與廣告來進行機構與公眾,產品育消費者之間的雙向溝通,建立信任,促進銷售行為,是本課程主要學習重點。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目標在使學生了解公共關係與廣告學系教學與實務應用。 |
課程綱要與範疇 | 公關事務與規劃,包含:公關策略、危機處理、議題管理、媒體傳播 廣告提案與操作,包含:廣告創意、廣告企劃、行銷學、消費行為 |
教學方式與進度規劃 | 一、教學方式
二、進度規劃: 第一週:課程介紹與作業規範、分組確認、廣告新鮮看 第二週:分組進度報告、公關實務報 第三週:分組進度報告、公關與廣告Team Work 第四週:分組報告(上台Presentation)、繳交作業 |
技能名稱 | 口傳技能簡介 |
技能介紹與描述 | 口語傳播學系培養的,是帶得走的技能,注重態度、溝通、修辭、協調、領導等。本校口傳系是國內唯一的相關學系,課程兼顧表達能力、溝通能力與協調能力。其中溝通的層面包括演說、辯論、說服、領導等,也包括語藝即修辭。本課程是其他傳播系所的基礎知識,也是人類生活的基本技能。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的調查,四百八十位受訪的企業家,一致將溝通能力列為應徵者最重要的特質。因此,加強口傳技能的訓練,有助於本校學生,尤其是傳院學生的生涯發展。 口傳系的技能,主要是透過三大課群的建制、四大素養的陶鑄,達到五大職能的培育。分述如下: 一、三大課群的建制:包括媒介表達課群、訪談與溝通課群、衝突與協調課群。 二、四大素養的陶鑄:包括修辭素養、人際素養、組織素養、跨文化素養。 三、五大職能的培育:包括領導與溝通、簡報與表達、協調與談判、說服與行銷、企畫與執行。 本課程即秉持傳承與創新的精神,以人文素養和生活實踐為基礎,培養傳播專才,以應公民社會和新世紀職場的需求。 |
課程目標 | 培養學生溝通表達與協調等能力,從語藝即修辭出發,加強演講和辯論的訓練,彰顯語言的價值。 |
課程綱要與範疇 | 主要依據「口語傳播概論」、「實用修辭學」、「口頭傳播:演講的理論與方法」等內容。分述如下: 一、「口語傳播概論」:包括導論、符號與傳播、自我傳播、人際傳播、團體溝通、組織傳播、公眾傳播、文化傳播等。 二、「實用修辭學」:包括緒論、比喻、比擬、誇張、重疊、轉義、對比、對偶、排比、層遞、銜接、迴轉、模仿等。 三、「口頭傳播:演講的理論與方法」:包括歐美演講學簡介、演講理論的驗證、演講與人類的訊息處理、聽眾分析、演講題目的選擇與修訂、演講的結構與組織、說明性的演講、說服性的演講、特殊場合的演講、演講視聽器材的運用、演講的恐懼等。 |
教學方式與進度規劃 | 除了課堂講授外,也請學生上台演講,期末評量則為書面報告:「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過去指從小到高中,現在指世新印象和感想,未來指今後的打算,合計二千字以上,每一輪第四周上課時交稿。進度規畫如下: 第一周:課程介紹、成績說明、新鮮人備忘等。 第二周:口語傳播概論。 第三周:語藝即修辭的重要與重點。 第四周:演講的理論與實際。 第四週:分組報告(上台Presentation)、繳交作業 |
技能名稱 | 數媒技能簡介 |
技能介紹與描述 | (1)介紹動畫的原理與法則,欣賞各類型動畫(手繪、2D、3D、停格、綜合),了解動畫作品的製作流程。 (2)介紹遊戲的互動設計,以及體感遊戲、虛擬實境等。 (3)介紹動畫與遊戲在生活、教育、娛樂產業等領域的應用與趨勢。 |
課程目標 | 以四週時間讓學生了解數媒系之各項專業領域與用途,讓學生了解動畫、遊戲及應用趨勢。 |
課程綱要與範疇 | 簡介本系動畫與遊戲之各項專業技能,並詳細介紹本系課程與該系學生之專業銜接互補之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未來選課參考。 |
教學方式與進度規劃 | 以各類型範例影片加上講評介紹。 |
技能名稱 |
傳管技能簡介 |
技能介紹與描述 | 傳管技能主要特色在於提供跨領域之學習,也是台灣第一個培養學生兼具「傳播」與「管理」雙重專業職能。近年來在媒體數位匯流趨勢下,媒體事業極需具有「策略管理、科技整合應用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的專業管理人才。傳播管理的意涵包括「傳播媒體的經營管理」以及「傳播流程的經營管理」兩個面向,分別說明如下: 一、傳播媒體的經營管理 傳播媒體也是一種企業組織,其產製與銷售之產品與服務為電影、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網路 … 等各種形式的媒體內容。而為了提升媒體事業的經營績效,就必須如一般製造業或服務業一樣,引進專業化的管理知識,對媒體事業內部進行整體層級的策略管理,以及部門或功能層級的生產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資訊管理 … 等。本技能將介紹媒體管理者需要注意的外部環境因素以及外部利害關係人,並指導如何積極管理這些外部環境因素以及外部的利害關係人。 二、傳播流程的經營管理 傳播可以是一個流程概念,其中包括創意發想、內容產製、內容配送、內容呈現與展示、消費者與閱聽眾行為等階段。幾乎任何以社會大眾為對象的活動(如:商品與服務促銷、企業形象宣傳、電影首映或節目開播記者會、公益活動、選舉造勢、政策行銷、理念宣導 … 等),都需要透過傳播活動來達到告知、宣傳與行銷的目的,本技能將指引學生在上述活動當中涉及的創意發想、內容產製、內容配送、內容呈現與展示、消費者與閱聽眾行為等傳播流程階段,如何透過管理來整合流程中所需要的相關資源(如:人力、物力、財力、知識、技術 … 等),以提高流程執行的效率與效果。 本技能將可在傳播工作中扮演「整合資源以達成目標」的重要角色,協助傳播產業以及一般企業的業務、企劃、行銷等部門進行創新、轉型與競爭力的提升,引領媒體事業順利邁入新經濟時代。 |
課程目標 | 課程目標為致力提供跨「傳播」與「管理」領域之內容,培育學生整合兩大類的知識,未來成為專業的「媒體經理人」與「行銷傳播經理人」。從專業分工角度來看,其他各傳播技能方向著重在各種「傳播內容製作」;而本技能則著重「媒體與傳播經營管理」。經由訓練能讓學生在學習「傳播內容製作」的同時,也能培養自身「經營管理」的素養與能力,為日後邁向專業「媒體經理人」與「行銷傳播經理人」的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 |
課程綱要與範疇 | 本技能主要依據「傳播產業學程」、「媒體數位化產製與專案管理學程」、「媒體行銷管理學程」中之精華部份精簡而成。 |
教學方式與進度規劃 | 本課程採行多元化數位教學,由傳播管理系整合自編教材,配合數位投影片與各種傳播管理工具進行技能傳授,理論與實務兼具,在有限時間內,輔導學生具備國際化視野之傳播管理觀點,技能最後將以實體之報告呈現出最佳的學習成果。課程進度如下: 第一週:傳播媒體與傳播流程介紹 第二週:數位匯流與媒體管理介紹 第三週:媒體數位化產製與專案管理介紹 第四週:媒體行銷管理介紹 |
技能名稱 | 資傳技能簡介 |
技能介紹與描述 | 資傳技能有三個核心能力: (一)資訊設計能力:資訊設計能力是指為提升資訊傳播的效能與效率,擁有將資料與訊息從事規劃、構思、製作與呈現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二)知識加值能力:知識加值能力在促進知識的有效利用,訓練學生具備能將各種資料、資訊或知識進行描述、分析、分類、組織、表達及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三)網路傳播能力:網路傳播能力是指運用網路和他人產生對話溝通的能力。必須善用網路平台,進行訊息規劃設計,並能掌握、解讀訊息內容,進而從對話過程,反思網路文化經驗。課程內容著重於網路傳播行銷能力,在全球資訊網上必須掌握的相關資訊組織與傳播的專業技能,包括資訊蒐集、組織與管理、資料庫運用,使用者透過適當的網站社群,數位策展,懶人包等網路行銷呈現與結合傳播媒體(如:虛擬攝影棚,網路直播平台)等介面工具,讓使用者掌握操作特性,並將產生加值的數位內容資訊,傳遞給需要的使用者,進而從對話過程,反思網路文化的經驗。 |
課程目標 | 本課程旨在使學生理解資訊傳播的特性與輪廓,並透過不同網路社群傳播平台的傳遞,瞭解資訊前台之蒐集與資訊組織的能力(如:網頁設計概念),中間透過資料庫加值(如:大數據分析Metadata,網路關鍵字的SEO)運用,再透過後台各種資訊的產生實際案例分享與操作(如社群直播,網路行銷及懶人包視覺化設計等),激發學生對資訊傳播技能的瞭解與實務作業的運作認知。 |
課程綱要與範疇 | 讓學生了解資訊傳播技能之網路傳播應用方式,使資訊運用於網路和他人產生對話溝通的能力,善用網路社群平台,進行訊息規劃設計,並能掌握、解讀訊息內容,從對話過程,藉以反思網路文化經驗為重點。 |
教學方式與進度規劃 | 一、教學方式 1. 課堂講演,分組討論 2. 網路各種不同形式的資訊產生,以及各種資訊倫理的實例觀賞及剖析 3. 虛擬攝影棚體驗教學 4. 小組創作分享與觀摩二、進度規劃 第一周:1、何謂資訊傳播?以及資訊重要性介紹,2、各種資訊的產生,包含各種構成資訊的元素之特色:文字、統計數字、圖像、表格、影音。3、資訊的需求了解現代的資訊類型,與昔日圖書館的資訊有甚麼差異?4、從資訊到知識的轉變,進而了解知識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周:介紹網路社群發展趨勢的應用,談網路行銷的媒介與運用,並從資訊的真實性探討,到資訊自由與隱私權之間的衝突、資訊的接近使用權、資訊的檢索技能以及資訊倫理。 第三周:剖析網路使用行為分析與網路資訊的問題,包含全媒體與自媒體運用、網路關鍵字的SEO、資訊安全、資訊超載引發的效應(包含各種網路沉迷、資訊焦慮、數位落差),以及非法的人肉搜索與網路犯罪。並了解網站規劃與傳播行銷,掌握使用者特性,將產生加值的數位內容,傳遞給最需要的使用者。 第四周:傳播工具實務操作,從影像資訊的操作來了解如何直播,與虛擬棚實際體驗各項資訊的整合。 |
成果展簡介
活動宗旨 | 新聞傳播學院大一學生修習「傳播技能」課程後的成果展現與評鑑。 |
活動說明 | 為了讓學生將本學年度在「傳播技能」課程中所修習的各學系技能做整合發揮,將於本學期末,以班級為單位,各自展現學習成效。本活動由新聞傳播學院統籌規劃,各系得依需要派員協助成果展之進行。 |
活動目標 |
|
執行方式 |
|